「體能活動」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縮所產生、並能增加能量消耗至高於基本水平的身體活動。「運動」是體能活動的其中一類,指有計劃、有系統、重複性的身體活動,並以增強或保持體適能為目的。另一類的體能活動是「非運動性體能活動」,例如站立、往返學校或工作間、做家務或工作等。
運動時,不應只注重所穿的運動服,其實,在選擇鞋襪及裝備方面都應加以注意。運動時應該穿著吸汗及舒適的衣服。進行運動時應視乎運動的種類,穿著不同類別的運動鞋。運動鞋有多種類別,如跑步鞋、網球鞋、排球鞋、籃球鞋和足球鞋。例如在跑步時,便應穿上避震效力較強的跑步鞋,以減少腳部勞損。
保護裝備也應多加注意,例如騎單車應戴上合適的頭盔;在晚上跑步時應穿上反光衣服;打壁球、網球時也應戴上膠眼鏡或眼罩。在陽光猛烈時進行戶外活動,應戴上帽子。
兒童和青少年的體能活動包括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的玩耍、遊戲、體育運動、交通往來、體育課或有計劃的鍛鍊等。世界衞生組織建議,5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應每天累積至少有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而大多數日常的體能活動應該是帶氧活動,而同時每周至少應進行3次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其中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
家長可以和兒童商討,共同訂立一個運動時間表。
兒童喜歡模仿父母,所以家長應以身作則,為子女建立好榜樣。家長應與子女一起參與課外活動,鼓勵子女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如步行、跳繩、跑步等。除此之外,也可鼓勵子女與同學或朋友作定期體能活動,例如打羽毛球,以培養運動的興趣及養成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我們需要多做運動和有健康均衡的飲食,使消耗的熱量較吸收爲多,令身體燃燒脂肪。
我們應多做帶氧運動,例如急步行、跑步、踏單車、游水、行山、各項球類運動等,以幫助消耗體內脂肪。
校內安排的體育課時間每星期只有一節或兩節,對於青少年來說是不足夠的。青少年應該爭取於課餘多做運動,如每早做柔軟體操,假日踏單車、遠足、游泳等。關鍵是要讓每天都有運動的習慣,使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體能活動的機會,例如多走路、多爬樓梯、多做家務等。同時要減少看電視等靜態活動,並增加動態的消閒活動。要因應體能及興趣,培養運動恆心,切勿急進,應按情況慢慢提高運動量。
上下班時:
午膳時: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體能活動的機會,例如多走路、多爬樓梯、多做家務等。在辦公室內可以站起來使用電話,同時多爬樓梯,休息時可做些伸展運動。除此以外,緩步跑、太極及適合一家大小的柔軟體操等活動,既簡單、快捷、方便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