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令年輕人失自制力 飲不飲酒你要識揀
近年,愈來愈多港人會在社交活動中飲酒,兒童及青少年身處於經常有推廣及飲用酒精或汽水酒的環境。衞生署醫生吳珏翹接受《成報》訪問時稱,該署希望透過傳遞酒精相關危害的信息,讓成年人能認清酒害,在知情下選擇飲酒還是滴酒不沾,並透過家庭和學校合作,讓兒童和青少年不要飲酒。
衞生署於2015年進行一項「香港成人對飲酒的認識、態度及行為調查」,以電話訪問了超過2,500名年齡介乎18至64歲並於社區居住的成年人,以了解本港公眾對酒精飲用的認識、態度和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於某些飲用酒精可能產生的健康危害普遍存有謬誤。
多數人以為長期飲才有害
大部分受訪者均同意飲酒可引致肝硬化(92.3%)、高血壓(82.6%)、中風(80.0%)、心臟衰竭(69.2%)或過重/肥胖(64.0%)。約八成半(85.3%)受訪者同意「飲酒可以上癮」。
約八成受訪者同意飲酒可造成意外損傷(83.5%)、急性酒精中毒(83.2%)、毆鬥和襲擊(83.0%)。約八成(82.8%)受訪者同意「酒精對青少年腦部發展有害」。約四分之三(73.2%)受訪者同意「患癌風險會隨着酒精的飲用量而增加」。只有約五成半(56.0%)受訪者同意「酒精引致癌症」。只有約三分之一(36.5%)的受訪者同意「經常飲酒,即使只是飲用小量亦會增加患癌風險」。
至於酒精對健康的謬誤,約四分之三(76.1%)的受訪者同意「只有經常或大量飲酒才會對身體有害」,約五成半(56.9%)受訪者同意「飲用小量酒精有助保護心臟」,約四分之一(23.8%)的受訪者同意「只要不是經常這麼做,一次過飲用五杯或以上酒精飲品是不會有害的」以及少於一成(7.3%)受訪者同意「懷孕期間仍然可以飲酒」。
急性酒精中毒有致命可能
談及酒對健康有甚麼影響,吳珏翹醫生稱,飲酒對健康會構成即時和長遠的影響,影響取決於飲酒人士的體質和飲酒的行為,包括飲酒模式(是否在短時間內大量飲酒)和累積飲用量。酒精與食物不同,並不需要被消化就可以快速和直接地被身體吸收。它能夠即時產生一種鎮靜的效應,繼而影響大腦功能和自制力。過量攝取酒精會壓抑大腦功能,急性酒精中毒更會有致命的可能。此外,酒精大大降低個人的自制能力,增加出現意外、打架、自殘、曠課和曠工,以及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風險。
酒精是一種有毒的物質,可導致一系列慢性疾病,如食道炎、胃炎、肝炎、肝硬化、令血壓上升和影響心臟功能。值得注意,酒精已被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即對人類致癌),因有足夠證據顯示飲酒可引致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大腸癌、肝癌及女性乳癌。飲酒越多,患這些病的機會就越高。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依賴,不但嚴重影響健康,更會影響工作、家庭和人際關係等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酒精依賴或源自青年時期
至於酒對兒童青少年有甚麼影響,吳珏翹醫生稱解釋由於人體大腦到20多歲後才發育完成,年幼時接觸酒精可能會影響正常的腦部發育,多次飲用酒精對記憶力和學習構成長遠不良影響。其次是酒精容易令人失去自制能力,使年輕人做出高風險行為。而且研究明確指出,年輕人在成年後對酒精的依賴,與他們在青少年時期養成大量飲酒的習慣有莫大關係。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15歲前開始飲酒的人士,與那些延至20歲或以後才首次飲酒的人士相比,一生中出現酒精依賴的機會是後者的約4倍。此外,在15歲前開始飲酒的人士,與那些在21歲或以後才開始飲酒的人士相比,酒後發生車禍的機會是後者的約7倍,酒後打架的機會是後者的10倍,及在酒精影響下出現非故意損傷的機會是後者的12倍。
資料來源:4月28日《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