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染病直擊

為健康 行多些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為健康  行多些 香港現今的繁忙生活模式,常常令我們久坐不動或錯失參與運動和體育活動的機會。缺乏體能活動是體弱和早逝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與活躍人士相比,不活躍人士的死亡風險高 20% 至 30%。

體能活動是指任何由骨骼肌所產生並需要能量消耗的身體活動 — 包括交通往來、工作、遊玩、做家務和休閒活動。為享有最佳健康,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一般成年人士每周宜進行最少 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5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應每日累積最少 60 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有87.0%的 18 歲及以上非住院人士進行了足夠的體能活動,而以步行或踏單車方式往來於總體能活動量佔相當重比例(56.4%)。整體而言,大約每四名人士中有三人(74.0%)報稱每日花最少30分鐘以步行或踏單車方式往來。二零一六年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能活動報告顯示,有80%男生和77%女生每星期最少一次以步行或踏單車方式往返學校。但是,少於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達到國際建議水平。

任何一類體能活動均可提供健康益處, 而步行是一項花費不多並可隨時隨地進行的全方位帶氧活動。對大部分的成年人士來說,每分鐘100步的步速足以達到中等強度。流行病學研究指如果每日有足夠的步行量,可減低患上非傳染病的風險,當中包括心血管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二型糖尿病、某些癌症(例如大腸癌和乳癌)和抑鬱症。

於二零一八年五月,政府發表了《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公佈9項須在二零二五年或之前實現的本地非傳染病目標,包括目標三:青少年和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的普遍率相對降低 10%。由於步行是最容易被融入日常生活 的體能活動之一,促進步行是提高人口體能活動水平的一個可行和可持續策略。

如果情況合適,市民大眾應多步行,例如行路上班或上學、或乘搭公共交通時早幾個站下車,然後步行至目的地;以行樓梯替代乘搭電梯或升降機;午餐或晚飯後去散步。周末時,與家人到公園散步或相約朋友一起行山。

再者,多步行和以此代替乘坐汽車或其他交通工具,還可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污染,為環境帶來好處呢!為促使市民「安步當車」和行多些,政府會繼續推廣「健步行」、在規劃城市時加強「易行」的概念和營造對行人友善的環境。

為鼓勵市民將體能活動融入生活當中,做到隨時隨地都可以「郁一郁」,衞生署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八日正式展開「健康香港2025 | 郁一郁・健康啲」大型宣傳運動。衞生署為是次宣傳運動設計了吉祥物「匿獅Lion」。匿獅Lion名字取自粵語「匿埋」一詞,意指他經常足不出戶和少做運動,角色道出不少香港人拒絕做運動的種種理由和藉口。匿獅 Lion將透過不同方法鼓勵市民建立活躍生活模式。歡迎各位讚好其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azylionhk )及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azylionhk )帳戶,緊貼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