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染病直擊

心血管疾病概覽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心血管疾病概覽 心血管疾病是一組心臟和血管疾患。主要心血管疾病類別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例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和先天性心臟病)、 中風、外周血管疾病、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現今已識別出多種可改變及不可改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可單獨導致心血管疾病、或結合一起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產生協同效應。當一個人擁有越多風險因素,出現心血管事故的風險就越高。在亞洲,最具影響力而又可改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血壓高、吸煙、患有糖尿病和血膽固醇過高。超重及肥胖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群集的情況常見於亞洲人口中。

心血管疾病在香港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衞生課題。於二零一七年,心血管疾病的登記死亡個案有9 786 宗,或每五宗死亡個案中便約有一宗。於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七年期間,政府統計處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顯示經西醫診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人數,分別上升了55%、21% 和13%。此外,衞生署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估算,在未來十年,每 1 000名 30 至 74 歲的人士中,可能有106名人士患上心血管疾病。

於二零一八年五月,政府推出《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 策略及行動計劃》和發表了須在二零二五年或之前實現的9項目標,而所有目標均與防控心血管疾病有關。政府會加強各級醫療體系建設,尤其是提倡家庭醫生模式為基礎的全面基層醫療服務,以預防、及早發現和管理心血管疾病;根據科學及臨牀實證,定期覆驗和更新藥物名單及臨牀指引,確保病人可於各公立醫院及診所內,獲公平處方具成本效益並經證實為安全有效的藥物與療程,以便治療心血管疾病;以及舉辦大規模和有系統的健康宣傳活動,以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

於個人方面,我們可透過選擇健康生活模式,為對抗心血管疾病作出貢獻。這包括—

  • 奉行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 ,以低飽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低鹽和低糖,以及含豐富蔬果和全穀物類為主;
  • 經常進行體能活動
  • 維持健康的體重及腰圍
  • 不吸煙
  • 不飲酒 。請注意,對於酒精可以強心的說法仍然存在爭議。加上酒精是致癌物,不應考慮以酒來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