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染病直擊

大腸癌篩查及預防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大腸癌篩查及預防

大腸癌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衞生問題。二零二二年,大腸癌全球及香港第三常見的癌症。大腸癌是有較長癌前病變期的癌症,篩查可及早發現並進行診斷及治療。癌症篩查是指在症狀尚未出現前識別不正常的病變或初期癌症。如能及早發現並開始治療,有較大機會帶來更好的健康結果。

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本地癌症專家、學術界人士、公私營界別的醫生,以及公共衞生專業人士,建議50至75 歲一般風險(如沒有遺傳性腸病)的人士,應每1或2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5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下稱「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機構接受大腸癌篩查服務,以及早發現和預防大腸癌。截至二零二四年底,已有超過510 000名合資格人士參與篩查計劃。

持續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可大大降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市民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和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多做體能活動、保持健康的體重及腰圍、以及避免吸煙和飲酒。

衞生署會繼續推動大腸癌篩查及舉辦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參與度。衞生署現呼籲合資格人士盡快參與計劃,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衞生署亦會持續推廣健康生活,並與各社區夥伴合作建設促進健康的生活環境。

資料來源:非傳染病直擊2025年3月這連結會以新視窗打開。